知足者常乐谁说的,典故是什么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知足常乐:出《老子.俭欲第四十六》:“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 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
意思是说:罪恶没有大过放纵欲望的了,祸患没有大过不知满足的了;过失没有大过贪得无厌的了.所以知道满足的人,永远是觉得快乐的。
典故:
荣启期:《列子 · 天瑞》记载,孔子游泰山时,在路上遇见荣启期,衣不蔽体,但边弹琴边唱歌,一副怡然自得的模样。
孔子问他:“先生所以乐,何也?”
荣启期回答:“吾乐甚多:天生万物,唯人为贵。而吾得为人,是一乐也。男女之别,男尊女卑,故以男为贵;吾既得为男矣,是二乐也。人生有不见日月、不免襁褓者,吾既己行年九十矣,是三乐也。”
孔子连连点头称是。又不无惋惜地说:“以先生高才,倘逢盛世,定可腾达,如今空怀瑾瑜,不得施展,仍然不免遗憾。”
谁知荣启期却不以为然地说:“古往今来,读书人多如过江之鲫,而能飞黄腾达者才有几人?贫穷是读书人的常态,而死亡则是所有人的归宿,我既能处于读书人的常态,又可以安心等待人最终的归宿,还有什么可遗憾的呢?”
孔子听了说:“善乎!能自宽者也。”
扩展资料:
关于知足常乐的经典名言
1、一个快乐主义者首先得有知足的修养,就是古训所谓知足常乐。王西彦
2、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3、平安是幸,知足是福,清心是禄,寡欲是寿。
4、知足者贫贱亦乐,不知足者富贵亦忧。
5、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道德经》
6、委心任运,不失其为我。知足常乐,不愿乎其外。况周颐
7、处事不必求功,无过便是功。为人不必感德,无怨便是德。
8、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乐矣。
9、势不可使尽,福不可享尽,便宜不可占尽,聪明不可用尽。
10、未必钱多乐便多,财多累己招烦恼。清贫乐道真自在,无牵无挂乐逍遥。
知足常乐”是老子“无为”思想的体现,强调的是个人的心境。“知足”可理解为断绝是非之欲,以达到心静如佛,怡然自乐。
而“不知足常乐”体现的则是一种进取精神,强调在改造世界的劳作中获得快乐。“知足”与“不知足”是人们在同一环境中表达出的不同处世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