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问答

戊戌变法社会背景(越详细越好)

戊戌变法社会背景(越详细越好)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1840年鸦片战争战败后,清朝与世界的关系日益紧密。接踵而至的内忧外患,迫使清政府及一众知识分子醒觉到必须要改变以自强。同治年间(1861年)开始,清政府进行洋务运动,希望能够以“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方式,改良生产技术。

全国各地先后引入了外国新科技,开设矿业、工厂,建设铁路及架设电报网,培训技术人材;在军事上亦建立了远东最具规模的海军──北洋水师。

1895年,清朝在甲午战争败给日本,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大清因此割让了台湾及澎湖列岛,赔款二万万三仟万两银即二亿三仟万两白银。证明了洋务运动未能根本地改变清朝落后的境况。于是涌现出了要求从更基本层面,包括政治体制上,进行变法维新的声音。

戊戌变法社会背景(越详细越好)

扩展资料:

新政内容主要涵盖教育及军事等多方面的政策和体制。其最终目标,是推行君主立宪制。康有为向光绪皇帝赠送康有为自己的著作《日本变政考》和《俄罗斯大彼得变政记》,

还有李提摩太翻译的《泰西新史揽要》和其他有关各国改革的书。这令光绪倾向以明治维新为改革的蓝本。

康有为强调中国必须以工商立国,才能富国养民;另外因为官办企业多有弊病,故此也着重鼓励民办企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戊戌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