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渔 闲情偶寄 水仙的译文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译文:
水仙这种花,是我的命。我有四条命,各自存在于一年的一个时节:春天以水仙、兰花为命,夏天以莲花为命,秋天以秋海棠为命,冬天以蜡梅为命。如果没有这四种花,也就没有我这条命了,如果哪一季缺了这一种花,那就等于夺去了我这一季的命。
水仙花数南京的最好了,我之所以把家安在南京,并不是为了在南京安家,而是为了在水仙的故乡安家。记得丙午年的春天,当时穷困潦倒,无富余钱财过年,等到水仙花开的时候,没钱购买。家人说我要自己克制,一年不看水仙花也没什么可奇怪的。
我说:难道你们是要夺去我性命么?我宁可少掉一年的寿命,也不想一个季节没有花的陪伴。况且我从他乡冒着大雪回到南京,就是为了看这水仙花。如果看不到,岂不是不如不回来南京,就呆在他乡过年算了?家人劝不过我,给了我玉饰去换水仙花了。
出自清代李渔所著的《水仙》。
原文:
水仙一花,予之命也。予有四命,各司一时:春以水仙兰花为命;夏以莲为命;秋以秋海棠为命;冬以腊梅为命。无此四花,是无命也。一季夺予一花,是夺予一季之命也。
水仙以秣陵为最,予之家于秣陵,非家秣陵,家于水仙之乡也。记丙午之春,先以度岁无资,衣囊质尽,迨水仙开时,索一钱不得矣。欲购无资,家人曰:“请已之,一年不看此花,亦非怪事。”
予曰:“汝欲夺吾命乎?宁短一岁之寿,勿减一岁之花。且予自他乡冒雪而归,就水仙也。不看水仙,是何异于不反金陵,仍在他乡卒岁乎?”家人不能止,听予质簪珥购之。
扩展资料
《水仙》一文中两次提到“家人”,就从侧面反映出“我”的爱花如命。同时文中的首段也提到“一季夺予一花,是夺予一季之命也”,更体现出作者对水仙的喜爱溢于言表。
水仙是中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每逢百花凋零的年尾岁首开花,它那亭亭玉立的秀姿,雪白晶莹的花朵,沁人心脾的芳香受到我国人民的喜爱,被人们视为辞旧迎新、吉祥如意的象征。古往今来,许多文人画家与水仙结下了不解之缘,留下了不少趣闻轶事。
宋代理学家朱熹任漳州知府时,看到当地盛产水仙花,花农培养出了许多优秀品种,诗兴大发,写了两首诗赞美水仙花有红梅一样的高洁品格和亭亭玉立的美丽形态。
鲁迅从小喜欢花草,尤爱水仙花的冰肌玉骨。少年时,他常读《花镜》、《广群花谱》等书,还亲栽水仙、月季、杜鹃等花木。迁居北京后,他在院内植下两株丁香,香溢满院,就在这样的环境里写成《阿Q正传》。
1935年,作家郑振铎从福建带来水仙花,要送给鲁迅。鲁迅兴致勃勃观赏水仙,还向大家谈起水仙之美,不轻易接受他人之礼的鲁迅,欣喜地接受了郑振铎送给他的水仙花。
现代盆景花卉艺术家周瘦鹃也偏爱水仙,更是如痴如醉,他生前连其父的灵几上都供上了清姿幽香的水仙,以表“清芬送九泉”的一片孝心。平时,周瘦鹃有一个心爱的不规则四角形白石盆,正面刻有“凌波微步”四个字,十株水仙次第排列,伴以雨花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水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