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坑院主要分布于运城、庆阳、陕西和哪个地区?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河南陕县。
地坑院除了分布在山西运城、甘肃庆阳和陕西部分地区外,在河南陕县也有分布,而且还保存得特别好。河南陕县的东凡塬、张村塬、张汴塬这三个高台平原地带至今仍有许多人居住在地坑院里。因此河南陕县在2007年就被中国民协命名为中国地坑窑院文化之乡。
在河南省的境内一共有16处村落入围了国家住建部的“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其中陕县庙上村是首批入选的村落。陕县的地坑院很多建于清末民初,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地坑院的构造
地坑院就是在平坦的土地上向下挖6—7米深,长l2—15米的长方形或正方形土坑作为院子,然后在坑的四壁挖10—14个窑洞,工程量约二千个土方左右。窑洞高3米左右,深8一l2米,宽4米左右,窑洞两米以下的墙壁为垂直,两米以上至顶端为圆拱形。
其中一洞凿成斜坡,形成阶梯形孤行甬道拐个斜向直角通向地面,是人们出行的通道,称为门洞,是地坑院的入口。地坑院的入口有直进型、曲尺型、回转型三种。
门洞窑多数只有一道大门(也叫锁门),有的做两道门,分称为大门和二门,旧时妇女的活动范围限定在大门内、二门外。在门洞窑一侧挖一个拐窑,再向下挖深二三十米、直径1米的水井,加一把轴辘用于解决人畜吃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