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门广场的历史?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天安门,原名承天门,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
清顺治八年(1651年)改建后称天安门。此时的天安门前只是一块封闭的T形宫廷广场,为明清两朝举办重大庆典和向全国发布政令的重要场所,也代表着皇权的威严。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天安门广场被当成了入侵者屯兵耀武之地。
民国三年(1914年)五月,北洋政府的朱启钤启动改造旧都城计划。拆除天安门前千步廊、修筑沥青路、瓮城等,原本封闭的宫廷广场变成可自由穿行和逗留的开放空间,威严、神秘的皇权被消解。正因为朱启钤对天安门广场进行的第一次改造,天安门开始成为现代意义上的广场。
民国十七年(1928年),蒋介石北伐胜利。七月,北平军政各界组织7万人在天安门前举行祝捷大会。八月二十四日,孙中山遗像被挂上天安门城楼,这是天安门城楼首次挂个人画像。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日伪政府统治下的北京,天安门城楼贴着“建设东亚新秩序”标语。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广场举行开国大典。
1950年,因广场旗杆与天安门之间的距离不够将来要过游行队伍的宽度,天安门前的华表和石狮子被移动了6米。
1954年,拆除了中华门、长安左门和长安右门、户部刑部等衙署、以及仓库棋盘街等建筑,在广场中建人民英雄纪念碑。
1958年,为迎接十周年国庆,天安门广场开始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扩建。拆除了中华门、棋盘街及广场上的红墙,总面积达44公顷,是俄罗斯红场的9倍。
扩展资料:
天安门广场建筑布局
明清时期,天安门广场是北京紫禁城正门外的一个宫廷广场,东、西、南三面用围墙围成一片普通百姓不可进入的禁地。广场北起天安门,南至正阳门,东起历史博物馆,西至人民大会堂,南北长880米,东西宽500米,面积达44万平方米。
广场中央矗立着人民英雄纪念碑和庄严肃穆的毛主席纪念堂,广场西侧是人民大会堂,东侧面是中国国家博物馆,南侧是两座建于14世纪的古代城楼--正阳门和前门箭楼。
天安门城楼坐落在广场的北端。天安门城门五阙,重楼九楹,通高33.7米。天安门两边是劳动人民文化宫和中山公园,这些雄伟的建筑与天安门浑然一体构成了天安门广场,成为北京的一大胜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天安门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