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镐到底是怎么搞的?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1619年3月,萨尔浒大战,明军十几万大军惨败族春,明朝在东北的精锐扫荡一空。主帅杨镐被革职下狱,并在1628年被斩首。
(图)萨尔浒
一直以来,杨镐都是一个充满争议的人物,后人多认为其庸碌无才。先前是在朝鲜战场临阵脱逃,而后亲手葬送了十几万明军精锐,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扫把星。
也许他也曾努力过,但是现实太打脸。
当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儿》中对杨镐的评价就是一个字――搞。
(图)《明朝那些事儿》书影
那么,杨镐到底是怎么搞的?他该为萨尔浒惨败及大明的迅速衰败承担多大的责任?
1、杨镐是关系户吗?
一场战争失败,除了抚恤军属,收拾残局外,就剩下追究责任了。作为军事统帅,当然要为战败负主要责任。而在一般人眼中,像杨镐这样有过失败和逃兵污点的名人,本没有机会咸鱼翻身的。而如今,他却手握十几万大军性命并最终毁了它,这不是关系户是什么?
(图)印度总理尼赫鲁
1962年中印边境战争时,印军前线指挥官为考尔中将,尼赫鲁的亲信。这位“得力干将”直接导致印军的一溃千里,毁掉了印度十余年的国际威望建设,最后导致了尼赫鲁的下台。
杨镐又何其相似!《明朝那些事儿》中认为当时明朝朝廷已经没有可用之将挂帅,杨镐是退而求其次的选择,有些“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意思。真的是这样?
(图)万历皇帝
到崇祯一朝都还有孙承宗、袁崇焕、卢象升、曹文诏、孙传庭等一干猛人的大明,在万历年间居然武将枯竭了,这不合常理啊。就算党争,就算魏忠贤只手遮天,大明边境也还是有孙承宗、袁崇焕等名将的。那么1619年的大明朝廷究竟是怎么回事?万历真的是指李无奈才选了杨镐这个替补?
一直以来都有“明亡于万历”的说法,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党争的白热化,东林党作为一个文官集团的结晶终于在万历一朝发展壮大。
(图)孙传庭剧照
和东林党对台的,是齐楚浙三党。但此时的内阁首辅方从哲却深得人心,与党争牵连较小,因此他的建议也反映了当时的公心。
起用杨镐,是方从哲的提议,当然,也是当时朝廷默许的建议。作为深得万历信任的人,方从哲的建议被立即采纳,所以杨镐披挂上阵。
(图)抗倭援朝战争
和国内铺天盖地的嘲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朝鲜史料中,杨镐的形象却出奇地好,包括军纪严明,作战勇敢,简直就是神一样的存在。不可否认朝鲜史料一向不靠谱,但是无风不起浪,有没有可能杨镐在朝鲜表现尚可,然而得罪了不该得罪的言官等,而皇帝也怕他在朝鲜拥兵自重,才将他弹劾去职,并扣上无能的帽子?
虽说臣子泼脏水,但万历和方从哲心知肚明。边关告急,杨镐成为大明的希望!
(图)万历年间形势
2、杨镐是真英雄吗?
既然不是废柴,那杨镐实力到底如何?
应该说,杨镐对自身以及大明的实力是有一个大致把握的。作为万历眼中最熟悉辽东局势的统帅,杨镐也的确对辽东有着清醒的认识。
一到前线,杨镐就大举募兵,壮大明军辽东的声势。应该说,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募集军队,自己有了出击的主动权。就算不打,这么大的声势也会让努尔哈赤远远避之,而自己则可以依靠庞大的军力步步蚕食,直到将努尔哈赤压缩到山穷水唯穗迟尽。
(图)努尔哈赤
毫无疑问,不战是最好的方式,困也把努尔哈赤困死了。但是问题很快接踵而至,最要命的就是粮食供应捉襟见肘。此时小冰期到来,以往供应几万辽东军,内地调粮都疲于应付,现在人员多出数倍,后勤就更是雪上加霜。
所以,在耗死努尔哈赤之前,首先需要解决自身的吃饭问题。和杨镐一样头疼的,还有万历和方从哲。方从哲坐镇后方,从大明全局着眼,得出要速战速决的结论。这和杨镐的初衷大相径庭,但是现实已经由不得杨镐再等待。
(图)萨尔浒之战形势
于是,作战的目的不再是消灭敌人,而是拯救自己,貌似胜败都已经不再重要。
明军来自四面八方,南方人居多,不利于北方气候。但是为了彻底消灭努尔哈赤,杨镐还是将进攻时间选在了三月初春,即游牧民族一年中最艰难的时候。
还未开战,明军就已经开始被动。而此时,努尔哈赤得到了明军的部署和进攻路线图。这是萨尔浒大战失败的最重要因素!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现在明军反而成为岸上刀俎,所以失败的结局已然无法避免。
(图)明朝军队
就像明知道对方撒谎而对方还在欺骗自己显得非常可笑一样,此时的努尔哈赤看杨镐的精密部署相比感到的不只是可笑吧。
杨镐,无论如何努力,注定都是一个悲剧!
梁启超说:“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迷雾之下,杨镐的一切都显得扑朔迷离,但是我们知道的是,无论他这么搞,几十万明军还是没了,大明还是加速滑坡了。身在这样的高位,这样的时间,他毫无疑问成了最大的责任人!
(图)明朝灭亡
文|赵裔史臣:欢迎关注!读史使人明智,期待与君一起探讨精彩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