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9种卧位的种类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常用9种卧位的种类如下:
1、仰卧位:用于去枕仰卧位,去枕仰卧,枕头横置床头,头偏向一侧。
2、侧卧位:用于灌肠、肛门检查及配合胃镜检查等。
3、半坐卧位:用于面部及颈部手术后的患者:减少局部出血。
4、端坐位:用于心力衰竭、心包积液、支气管哮喘发作患者。
5、俯卧位:用于腰、背部检查或胰、胆管造影检查的患者。
6、头低足高位:用于肺部分泌物引流,使痰易于咳出。
7、头高足低位:用于颈椎骨折患者颅骨牵引时,利用人体重力作为反牵引力。
8、膝胸位:用于肛门、直肠、乙状结肠镜检查及治疗。
9、截石位:用于阴、肛门部位的检查、治疗或手术。
改变病人卧位的注意事项
1、根据病情及皮肤受压情况,确定翻身间隔时间。如发现皮肤红肿或破损,应及时处理,并增加翻身次数,做好记录及交班。
2、协助病人翻身时,不可拖拉,防止皮肤擦伤。两人为病人翻身时,动作要协调一致,用力要平稳。
3、病人身上带有多种导管时,协助翻身前应先安置妥当,翻身后应检查有无脱落、扭曲、移位、受压等,以保持导管通畅。
4、协助手术后病人翻身前,应检查伤口敷料,先换药再翻身,颅脑手术后病人,头部转动过剧可引起脑疝,导致突然死亡,因此一般只卧于健侧或平卧,进行骨牵引的病人,翻身时不可放松牵引,石膏固定、伤口较大的病人,翻身后应注意将患处置于合适位置,以防受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