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和合肥谁的经济更发达?拜托介绍下晋江.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风水轮流转,而今到晋江。当中国经济尤其是波涛涌动的民间经济需要“广东四小虎”、“温州现象”之后有一个新偶像时,晋江生逢其时,应运而生。 在这个县级市6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共出现了3000多家纺织服装制造厂,3000多家制鞋企业,其中产值超亿元的制鞋企业近30家。此外,晋江陶瓷是全国四大生产基地之一,糖果产量占全国的18%,制伞业在全球市场的占有率高达38%。2003年在央视投放广告的晋江企业为44个,为央视贡献广告费高达5亿元。晋江拥有“中国名牌产品”和中国驰名商标称号的企业为5家。不夸张地说,正因为有了晋江名片,近年来福建经济豁然明亮起来。 但是隐藏在这些神奇数字背后的“晋江逻辑”才是真正烫人的。“晋江逻辑”是什么?在我们看来,第一,“乱世英雄起四方,有枪便是草头王。”晋江人视自我创业为人生第一要义,滚烫的、原始的创业冲动裹挟着草根族群在市场上拼杀,他们不甘平庸,蔑视规则,敢于挑战,有一种宝贵的、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的精神。这一点,在他们当年代工受挫后决定自创品牌的过程中表现得尤为明显。第二,既是“偏执狂”,又是“苦行僧”。他们以苦为乐,有着强烈的忧患意识,以勤勉赢取天下,把工作当成生活的全部。因此被称为“睡不着觉的人”,行为举止都带着一股“痴”劲。第三,愿赌不服输,不惜孤注一掷。安踏的销售额只有5000万元时,它就敢拿1000万元请孔令辉代言作广告。柒牌的总经理说“如果请明星能把品牌做好,我把裤腰带都卖了”。第四,强烈的实用主义观念。认定“明星代言+央视广告”成本最低,因此轻视创意,奉行“拿来主义”,甚至“只要能学到东西,给别人提鞋都可以”,无不彰显出其强烈的功利动机。 晋江的凸现突兀得有些不可思议。 在这片只有649.3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中央电视台竟然连续3年不辞劳苦南下,在这里召开媒体推介会。 这里举办的专家讲座、培训班个个火爆。仿佛突然之间,这里爆发出了学习热潮,引得各路专家学者纷至沓来,传道、授业、解惑。 这里的企业似乎请明星有了瘾,明星们几乎是排着队向这里涌来。从体坛的王楠、伏明霞、刘国梁、孙继海、李永波,到娱乐圈的谢霆锋、F4、陈冠希、古天乐、刘德华、周润发、李连杰等……这些明星们使出浑身解数,为各自代言的品牌摇旗呐喊。 短短几年间,晋江似乎一下子就冒了出来,而且也就眨眨眼的工夫,就炙手可热了。众多企业万马奔腾,奔向市场,形成了强大的声势。晋江,绝对是热土。 品牌流:傲视天下 这也难怪,2003年,晋江企业在中央电视台投放的广告费,占到了中央电视台广告收入的1/10,而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更是成了晋江的“鞋频道”。 晋江为何如此痴狂地请明星拍广告,莫不是疯了么? 实际上晋江人相当理性,他们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晋江人对广告的巨额投入,收到了良好的广告效果。作为国内运动鞋最大的生产基地,晋江鞋业在短短几年中,诞生了十余个全国性知名品牌,品牌成长速度惊人。例如,三兴体育用品公司所属的内销品牌“XTEP特步”,自市场起步到获得“中国名牌”称号,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 为什么晋江企业如此坚定不移地走群体品牌之路? 由于贴上了外国的商标,立刻就身价百倍,而生产者却只能赚到微薄的加工费。这一事实也让晋江的企业主们大受刺激。晋江企业家们渴望培育自己的品牌。 安踏便成为了一个先行者。1999年,安踏聘请当时的世界乒乓球冠军孔令辉作为品牌的形象代言人,大大提升了知名度。 安踏的迅速崛起大大刺激了晋江的企业老板,一时间他们纷纷仿效安踏。与此同时,晋江人倚重的海外市场出现了金融危机,市场需求疲软。于是从2000年开始,不甘“守株待兔”的大小制鞋企业纷纷追随安踏,杀入内销市场。此时企业的竞争重点在于通路建设,外化表现则为广告大战。“明星+央视5套”的宣传模式成了市场制胜的法宝。从体坛明星到娱乐明星,从大陆明星到港台明星,企业你追我赶,广告投入一个比一个大,这些广告密集地出现在电视、户外看板等各类媒体上,汇集成一股强大的品牌激流,强力冲击着人们的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