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知识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出处是什么啊?那个“清”指的是什么?拜托各位大神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出处是什么啊?那个“清”指的是什么?拜托各位大神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出自——清代吴敬梓《姿桥儒林迹启猛外史》八:“王太守笑道:‘可见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话,而今也不甚确了。”

清:做官廉洁。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意思是即使那些从不受贿、从不贪污的清廉的知府,只通过合法的手段来获取财富,仍然可以在三年之内获取十万雪花银。该俗语讽刺了统治者们对于民脂民膏的压榨。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出处是什么啊?那个“清”指的是什么?拜托各位大神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清朝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三代,中国旁喊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社会表面的繁荣掩盖不了封建社会的腐朽,统治者镇压武装起义的同时,采用大兴文字狱,考八股、开科举,提倡理学以统治思想等方法以牢笼士人。

吴敬梓反对八股文、科举制,憎恶士子们醉心制艺,热衷功名利禄的习尚。他把这些观点反映在《儒林外史》里,以讽刺的手法,对丑恶的事物进行深刻的揭露。

《儒林外史》是一部短篇艺术与长篇艺术相结合的作品。虽然它一般被归类为长篇小说,但它的结构却与人们平常所说长篇小说的结构有着很大的不同。

小说全书中没有贯穿始终的主要人物和故事框架,而是一个个相对独立的故事的连环套;前面一个故事说完了,引出一些新的人物,这些新的人物便成为后一个故事中的主要角色。有的人物上场表现一番以后,就不再出现,有的人物还再次出现,但基本上只是陪村性的了。

但全书也不只是若干短篇的集合,它以明代为背景,揭露在封建专制下读书人的精神堕落和与此相关的种种社会弊端,有一个非常明确的中心主题,也有大致清楚的时间线整部小说有着统一的情节线索:第一回以王冕的故事喻示全书的主旨。

第二至三十二回分写各地和各种类型的儒林人物;第三十三回以后,随着杜少卿从天长迁居南京,全书的中心便转移到南京士林的活动,并以祭泰伯祠为主要事件;最后以“市井四大奇人”收结全书,与第一回遥相呼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儒林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