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野草》主要内容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野草》各篇主要描写了北洋军阀政府统治下的社会状态,以及对革命力量的热烈呼唤,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对国民劣根性不留情面的批评,和对自我严格的解剖等;
其中也涵盖着生与死、爱与恨、梦与醒、友与仇、过去与未来、光明与黑暗、爱者与不爱者、沉默与开口、希望与绝望、爱抚与复仇、眷念与决绝等一系列对立统一、激烈斗争又在斗争中融合的概念和形象。
扩展资料:
分篇简介
1、《秋夜》描写了两株枣树同夜空进行不屈不挠的战斗的形象,赞颂了枣树的韧性战斗精神。
2、《影的告别》描写了深夜里为了向人来告别而出现的“影”。
3、《求乞者》描写了“我”自己在想象中求乞的苍凉的心像风景。
4、《我的失恋》描写了“我”失恋的经过,原因和失恋之后的痛苦、烦恼、抉择。
5、《复仇》描写了以毫无动作对看客进行复仇这一故事。
6、《复仇(其二)》描写了孤独的精神界战士。
7、《希望》描写了希望与绝望的激烈矛盾。
8、《雪》描写了南北雪景的不同,表现了作者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缅怀和对冷酷现实的抨击。
9、《风筝》描写了故乡风筝时节的回忆和压制小兄弟放风筝的往事。
10、《好的故事》描写了“昏沉的夜”里“我”所梦见的一幅交织着“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的生活图画。
11、《过客》描写了不怕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过客形象。
12、《死火》描写了“我”要拯救死火走出冰谷的故事。
13、《狗的驳诘》描写了“我”和狗的对话,写出狗对人的反驳,鞭挞了社会上那些比狗更势利的小人。
14、《失掉的好地狱》描写了地狱中的“主宰”者的三次更迭经过,被统治的鬼魂越来越遭到不幸。
15、《墓碣文》描写了自我解剖的艰难痛苦。
16、《颓败线的颤动》描写了一个穷苦女人的悲惨的一生。
17、《立论》描写了梦中老师所讲的一个故事和老师对于学生问题的回答。
18、《死后》描写了对未来的疑惧。
19、《这样的战士》描写了一个头脑清醒,坚持战斗的革命战士的形象,并热情地予以礼赞。
20、《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描写了维护旧社会的“聪明人”、“奴才”,以及想改变旧社会的“傻子”。
21、《腊叶》以“腊叶”自况,描写“爱我者的想要保存我”的好意。
22、《淡淡的血痕中》描写“造物主”的怯懦。
23、《一觉》描写了“三·一八”惨案以后青年的叛逆。
作品评价
现代诗人李素伯:极其诗质的小品散文集—《野草》。这是贫弱的中国文艺园地里的一朵奇花。那里面精炼的字句和形式,作者个性和人生真实经验的表现,人间苦闷的象征,希望幻灭的悲哀,以及黑而可怖的幻景,使之想起散诗的鼻祖波德莱尔和他一卷精湛美丽的《散文小诗》来。
只觉得它的美,但说不出它的所以为美。虽然有人说展开《野草》一书,便觉冷气逼人,阴森森如入古道,而且目为人生诅咒论;但这正如波德莱尔的诗集《恶之花》一样是不适合于少年与蒙昧者的诵读,但是明智的读者却能从这里得到真正希有的力量。
现代诗人痖弦:《野草》的问世,为中国新文学中从未有过的散文诗立下范式,可惜后来者从之不多,未能使此一新兴的诗体得到进一步发展。
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孙玉石:《野草》有如《呐喊》、《彷徨》那些叙事书写作品所没有的幽深性、神秘性和永久性,它在整体上有一种难以破解而又可以永远引人沉思的艺术美的魅力。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李欧梵:个人杂感的诗意的变体。
近代评论家夏济安:“萌芽中的真正的诗;浸透着强烈的情感力度的形象,幽暗的闪光和奇异的线条时而流动时而停顿,正像熔化的金属尚未找到一个模子。”
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钱理群:幸而有这一部《野草》,还能够多多少少走进鲁迅的内心世界,能够看到鲁迅灵魂的真和深。所以《野草》是一部相对真实地揭示鲁迅个人存在的作品,多多少少揭示了鲁迅个人的真实生命状态和真实话语的存在。
同济大学鲁迅研究中心主任张闳:《野草》是诗,但迄今为止却还没有被真正当作诗来阅读。而严格意义上的诗学解读,应服从作品的诗学本质及诗学研究本身的规定性。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野草(鲁迅创作散文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