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中的“滞胀”是什么意思?怎么理解呢?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滞胀指的是经济增长缓慢,失业率相对较高或经济处于停滞状态,与此同时伴随着物价上涨(即通货膨胀)。滞胀也可以定义为发生通货膨胀,且与国内生产总值GDP下降相结合的特殊时期。
“滞胀”一词最早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当时的英国正处于经济紧张时期,政治家伊恩·麦克劳德(Iain Macleod)在下议院发表演讲时使用。在谈到一边是通货膨胀,另一边是经济增长停滞时,他称之为“滞胀”。后来这一词汇又用它来形容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后的美国,当时的美国正在经历一场衰退,GDP出现了连续五个季度的负增长。1973年通货膨胀率翻了一倍,1974年更是达到了两位数,再到1975年5月失业率达到9%。
滞胀导致了“痛苦指数”的出现。简单来说,这一指数是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的总和,它可以作为一种工具来显示当滞胀冲击经济时人们的感受有多糟糕。长期以来,滞胀被认为是不可能的,因为其不在经济理论所能构建出的模型之内。特别是,在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背景下发展起来的菲利普斯曲线理论将宏观经济政策描述为失业和通胀之间的权衡。由于大萧条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在20世纪的崛起,经济学家们开始关注通货紧缩的危险,并认为大多数旨在降低通胀的政策往往会使失业者的处境更加艰难,而旨在缓解失业的政策则会推高通货膨胀率。
滞胀的特点是经济增长缓慢,失业率相对较高或经济停滞,同时伴随着通货膨胀的发生。关于滞胀的理论共识是,当货币政策宽松而供给受到限制时,就会发生滞胀。例如,如果一个政府印刷货币,这将增加货币供应量并造成通货膨胀,而提高税收则会减缓经济增长,最终结果将是滞胀。
从概念上讲,滞胀是一种矛盾,因为经济增长缓慢可能导致失业率上升,但不应导致物价上涨,这也说明为什么这种现象如此危险。失业率的上升导致消费能力的下降。如果你把失控的通货膨胀加在一起,那就意味着随着时间的推移,消费者所拥有的钱正在失去价值,可花的钱越来越少,所有的钱也越来越不值钱了。
目前经济学家的共识是,生产率必须提高到在不增加通胀的情况下满足更高增长的需求。这样一来,央行就可以收紧货币政策,控制滞胀中最为猖獗的通胀现象。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此,防止滞胀的发生尤为关键。